close
今年入梅以來,台灣社會很不平靜。先有專業與人氣俱佳的新聞主播頭套塑膠袋陳屍家中,接著是全台首起捷運隨機殺人事件,造成4死24傷。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中,不時有精神科醫師的身影。 http://goo.gl/2YJ7wY

憑著有限資訊,願意在第一時間以專家身分上鏡「大膽假設」的同行最是吸睛。於是,猝逝的主播,被推定為個性求全且不容失敗的憂鬱症患者。連續殺人的男大生鄭捷,雖不曾就診精神科,國內外群醫仍引經據典,爭相為他按上反社會人格違常等多種診斷,和一般大眾作區隔。

為此,台灣精神醫學會於北捷事件隔日發出聲明,呼籲傾聽《每個悲劇後面,都有著求援的聲音》。懇請大家別掉入「精神疾病標籤化」的陷阱,誤以為沒病的人就無需注意心理健康,讓精神疾病患者背負莫須有罪名,更糟糕的是,阻卻了人們心理健康出狀況時的求助路。換言之,以「疾病」為觀點看待一個人是否健康,其實是最不健康的方式。

承載著恐懼能量的媒體與網路,快速轉向聚焦鄭捷的成長環境與身邊的人,尤其是父母,一言一行皆遭放大解讀。「專家」又開金口,說他們愛自己勝過子女;鄉民敲鑼打鼓,逼他們出面謝罪……

事態演變至此,別說是精神科醫師與相關心理衛生專業人員,就連諸多民眾也覺大大不妥,活脫脫是21世紀獵巫,無助於撫平每個人心頭深淺不一的傷口。

第二波專家意見再度登場,要大家別只顧著築自我防禦工事,才不會在保護自己時排擠別人,逼得不夠正常、不夠主流的人更走投無路。專家還憂心,被恐懼綁架的社會,將不自覺排擠出更多暴力。

因此,當我們在知性上理解罕見的隨機殺人事件,現階段並無準確預測潛在危險的標籤後,是要繼續害怕、懷疑身旁的人會不會是另一個鄭捷?甚或過度依賴權力,讓帶著以暴制暴象徵意味的荷槍員警巡邏、押車?還是喚醒每個人心中都藏有的愛,共同修補被暴力崩解的信任,好讓這類無可預防的危機一旦再度降臨,能彼此保護、相互撫慰?

世上有這樣的例子嗎?舉目四望,歷經2011年7月22日極右派份子大屠殺的挪威,還有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美國,他們先發起以「如果一個人可以製造那麼多的仇恨,可以想像,當我們所有人聚在一起時能產生多少愛」相互勉勵。挪威人接著高唱「安然無恙並不比遺憾好(It’s no better to be safe than sorry)」。歷史悠久的波士頓馬拉松,豈止一如以往,2014更是盛大開跑。

反觀台灣,無論是別亂貼疾病標籤,或是用愛修補社會互信之類的專業意見,並不受覆蓋率最廣的電子媒體青睞,只能藉由網路與平面媒體露出。

其實,許多精神科醫師,都曾秉持提升社會精神健康意識 (mental health literacy )的專業使命入鏡受訪,可惜後製播出的,卻常是斷章取義、甚至移花接木的內容,讓他們從此敬謝不敏。

長久以往,螢光幕前只剩下深諳媒體節奏、口味且互動良好的聲音。然而,這些一再以專業之名、乃至於名嘴之姿發出的訊息,能否恰如其分增進全民精神健康意識,進而發揮安定人心、活化民眾與社會遭逢重大事件後自我復原的心理機轉,則待檢驗。

我還記得醫學院七年級精神科實習期間,一位剛完成專科訓練,即將成為主治醫師的學長分享:精神科和其他專科最大不同在於,你所習得的專業技能不只是幫助病人,還能讓自己安然迎向變動不居的世界。20年後,我不但完全認同學長當年的鼓勵,甚至覺得,精神科醫師的責任從來不止於診間,當你諦聽每個求助聲音,將不知不覺興起更入世的承諾與使命。

下個20年,謹以此自我惕勵。
文章出處:康健雜誌

以上資訊為→【鑫龍源有機】認證茶園 、【龍源茶品】無毒茶葉 ←分享提供但不代表本司立場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當台灣被殺人恐慌綁架時
    全站熱搜

    龍源茶品(有機茶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